各學院(部)🔋、有關教學單位🈯️🐡:
為確保2015-2016學年第二學期(以下簡稱“下學期”)本科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,根據學校教學安排,現啟動下學期本科課程表的編排工作,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👆🏿:
一、排課準備
各開課學院(部)應在排課前做好以下排課準備工作✥👨🏽💼:
1.檢查教務管理系統內教學任務的下達情況,確保應開設課程全部下達;
2.檢查開設課程信息,確保課程學分、課程性質👩🚀、課程類別等均無差錯;
3.教務部已根據歷年來各學院(部)、教學單位所需的教室數對教室進行了預分配👈🏿。如各學院(部)🧓、教學單位預排課時教室數不夠,可向教務部課程與考試科申請調整。
二、排課安排
下學期本科生課程表的編排時間為10月26日-11月25日💷,具體安排如下:
1.試點學院(部)排課:
10月26日-11月4日🧡,外國語學院、數學科學學院🔧🦙、納米科學技術學院📨、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、醫學部、唐文治書院等試點學院(部)先行編排本學院(部)的專業課程🙎🏿、雙學位專業課程及需單獨編班的輔修專業課程,確定課程任課教師、上課時間及上課地點👨💼,並輸入教務管理系統。
2.公共基礎課程開課學院(部)排課:
11月5日-11月15日🚴🏿♀️,各公共基礎課程開課學院(部)配合上述試點學院(部)專業課程的安排完成各試點學院(部)公共基礎課程的編排,並統籌完成其他非試點學院(部)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安排方案,確定課程任課教師🚶🏻➡️、上課時間及上課地點,並輸入教務管理系統👨🏽💻。
(註:公共基礎課程指2014級及以前各年級人才培養方案中的“通識教育課程”和2015級人才培養方案中的“公共基礎課程”)
3.其他學院(部)排課😢👱🏿♀️:
11月16日至11月25日🚴🏻♀️,除試點學院(部)以外的其他學院(部)根據公共基礎課程的編排方案,確定本學院(部)專業課程、雙學位專業課程及需單獨編班的輔修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🫱🏻、上課時間及上課地點🫰🏼,並輸入教務管理系統🪳。
三👌🧚🏽♀️、排課註意事項
1.本科生課程表是學校統計教師本科教學工作量的唯一依據🧛,請各單位認真核對課程任課教師信息,排課工作結束後確定的任課教師原則上不予變更。同時請各單位在排課時再次強調教授為本科生授課製度,每位教授在每個自然年度至少為本科生授課36學時🫸🏻,具有主任醫師職稱、屬教師編製的醫學類課程任課教師至少為本科生授課18學時,今後學校在統計各單位“教授為本科生授課比例”時,將以此為標準。
2.所有學院(部)🙇♂️、教學單位在編排本單位課程表的同時需安排好全校性公共選修課程🙋♂️🌠、通識選修課程(2015級)、新生研討課程(2015級)的開設校區🪨、任課教師、上課時間及上課地點。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下午或晚上。新生研討課程開設地點為研討課小教室(“教室類別”選擇“研討課教室”)。
3.各單位在編排課程面向對象🧑🏿🔧、教學班人數、上課時間時,應充分考慮各類課程(含選修課程)重修選課需要;輔修專業課程根據學生報名人數安排插班聽課或雙休日單獨排課;雙學位專業課程原則上在雙休日排課。
4.在教學秩序穩定、教學資源保障、教學計劃完成的前提下➕,各學院(部)👆🏼、教學單位盡量根據專業、年級、班級等的實際排課情況🕚,對同一教師上下午課程采取錯峰排課。
5.下學期的教學周為18周,期末考試周為2周🐶。請各單位嚴格按照要求編排課程的起止周、周學時🏋️♂️、理論學時和實驗學時🦄,不允許出現隨意增加周學時以提前結束課程的排課方法🌌,周課時為1的理論課可按單/雙周安排,理論加實驗的課程需將理論課與實驗課分別安排。周課時為2的課程不可從第2節、第6節起排🧘🏻♀️。對於相同的授課學生,同一門課程的理論課節次✡︎,建議每次以不超過三節為宜👩🏼🦲🧎♀️。周三下午原則上不安排課程😯🧖🏼♀️。
請各學院(部)⛔️、教學單位務必於排課時間內結束排課🐚。排課時間截止,教務管理系統將關閉排課功能並開放學生網上選課👨🏿🍼。為了保證學生選課有序進行🦶🏿,教務管理系統開放選課後,開課單位不能提出變更開課信息的要求。
特此通知。